盒子网创始人陈格雷:年底用户将达50到100万
网易科技讯 5月17日消息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站长年会今日在北京长城饭店召开。网易科技对本次以“将增长进行到底”为主题的大会全程进行报道。
盒子网创始人陈格雷在接受网易科技专访时表示,盒子网站由漫画网站升级为社区网站,还在于社区能让人群沟通和互动越来越明显。他表示,目前盒子网站注册用户3万多,活跃用户1万多,如果下半年开发成功,到年底发展至50到100万没有问题。
网易科技:网易的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在网易科技在是在2009站长大会的现场,现在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盒子网的创始人陈格雷陈总作客我们的演播室。
陈格雷:盒子网的发展很简单,我们刚变成社区才几个月,直线一直是张小盒的漫画的网站,可能网易的网友比较清楚,有一段时间网易邮箱的漫画都是张小盒做的,我说一下盒子网跟网易是打通的,盒子网的漫画同时连接到了网易邮箱。盒子网现在是这样子,就是说我们实际上想表达一种我们每个人生活盒子里的状态,所以我们现在做漫画,我们做了两年,影响力慢慢的变大,于是我们做了一个社区,这个社区就是让你除了看漫画是在盒子里面,其他的也是在一个盒子里,互相的聊天。
陈格雷:不能说转型做社区,我们同时还在做漫画,只是我们自然而然的做了一点社区,我觉得版画跟我们目标的人群的沟通和互动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升级到社区或者发展到社区。
陈格雷: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一点,比我们想象的有一点惊喜,实际上我们这一个网站的特点没有做任何的推广,甚至你到那个网站一眼看上去没有觉得是一个社区,它前面还是一个漫画,但是这几个月下来我们增加了几万用户,当中留下来的用户大概是50%到60%,平均一个星期来一次的用户大概占了我们的新用户里面的40%到50%,这个比例相当高。
陈格雷:我们还太小,还不敢去定义竞争对手,就我们的用户来讲,他们自发的跟开心比较,一个是开心网,一个是QQ,他们经常投的票就是开心网好玩吗?还有一些原来泡QQ的,现在泡盒子的时间多一些,所以我不觉得他们是对手,我只能说我们的用户感觉,跟我们比较最多的是开心网。
网易科技:你觉得为什么用户会觉得你们盒子网比开心网更好?你觉得原因在哪里?
陈格雷:非常明确,我觉得在我们这里的心灵交流更充分一些,我们设计了一套叫做,我帮助别人,别人帮助我的积分游戏体系,在这里别人帮助你要支付积分,你帮助别人会得到积分和收小红花的,我们把帮助做成一个游戏体系,来盒子网的人有60%的人是被这个吸引的,把帮助做成游戏。
陈格雷:我们第一步想强调的是互助,我们不考虑我们有几十万用户,我们第一步是要把特色发展出来,即使用户不到100万,还是这个特色。
陈格雷:我的想法格外的简单,如果最终有一个巨大的增长量的话,就有很大的投资,如果没有成为巨大的增长量的话会是我们张小盒的一个品牌文化,我们的收入是张小盒的,社区来讲的话,我们是想找到一个特色,成功就成功了,不成功就是张小盒的一个品牌文化,我们为啥不和开心比,因为我们不想和开心网做一样的事情。
网易科技:我们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是一个诞生很快的新事物,除了有现在比较热的社区之外,盒子网还有别的的概念吗?
陈格雷:我们现在最受喜爱的是类似于twitter,我们那个功能叫心情,就是在twitter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18种心情,郁闷、有钱、没钱,而且做的比较扎实,所以现在为止我们实际上,他们是因为互助来的,但是这是他们用的最多的,就是不停的讲生活上的琐事、困扰和开心。
网易科技:因为国内我们大家都知道也有很多网站也有这种产品,比如饭否也有类似的产品,您觉得区别在哪里?
陈格雷:非常明确,我们的东西都有情感的温度,我认为它的东西只是一个工具,很冷冰冰的,只是发一句话而已,我们有情感温度。这个情感温度是产品上反映出来的,你看饭否只能够正常的看到一句话,你看我们的twitter的话看到的是心情的喜怒哀乐。
陈格雷:我没有正式的预期,因为我们现在把精力投在产品开发说,如果产品开发成功的线万没问题,我们不以营销为中心,以产品开发为中心。
网易科技:我比较奇怪,有一点我很好奇,现在有很多的互联网公司的开发团队有几十人,在年底的时候达到百倍的增长,您这个一两人的团队为什么非常有信心的实现这样高的目标呢?
陈格雷:因我们只有一两个人,四五十个最危险的地方你把首席技术官技术人员都请到位了,这些人的水平正好不够,或者这个人才的组合正好不舒服的时候,做的产品也不会好,然后也没有很好的方法转弯,我现在同时跟20几个游戏公司都在谈合作,因为我们没人员大的负担,所以我们得知这条路不对的时候我们马上跳出来,我们这个跳出来没有成本。所以我的看法只有极其没有钱或者极其有钱的才能把产品做好。
陈格雷:我们用的方法就是不断的看这样一个世界发生的事情,然后看怎么样改进一些,不是纯内部研发,就是不断的看最新的可能性,一经发现就拿过来能不能改造,或者再创新。
陈格雷:我们才刚开始,所以没有感觉到,我们盒子上人有很多是在讨论在金融海啸下的上班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