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一家开了51年的平价超市

    发表时间: 2024-08-12 来源:月饼礼盒

产品说明

  1972年至今,从公营门市部到民营平价超市,红桥平价超市走过了半个世纪光景。高粱饴、牛轧糖、顶针、旧式手帕、纱巾、铁盒友谊雪花膏、棒棒油、桂花头油、紫罗兰牌沉香粉、海鸥洗发水、宫灯杏仁露……7月25日,记者走进坐落乌鲁木齐市新医路的红桥平价超市,似乎拧动了怀旧韶光大门钥匙。

  一切货架摆得满满当当,货架间上方拉起的绳上挂满了服饰,货架下密密摆放着盛装货品的纸箱。从上到下,目之所及都是产品,其间不乏多款价廉物美的老款产品和浓浓怀旧风的老牌国货。和其他超市自行选购不同,红桥平价超市至今保持着手写价签以及经营员热心导购的习气。

  “同志,有没有旧式缝纫机皮带?我在其他当地都买不到,传闻你们这里有许多市面上很难买到的老产品,专门坐车过来看看。”年过七旬的顾客李连珍在经营员路风的引导下穿过一排货架,接过寻觅好久的缝纫机皮带,开心得像个如获至珍的孩子。

  路风是超市10名经营员中年纪最大的,67岁的她架着老花镜,大脑里对上万件货品的方位有着精准定位。李连珍的一声“同志”,唤醒了她和红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青华的回忆。

  1972年,张青华成为原乌鲁木齐市蔬菜副食品总公司第二分公司十三门市部的一名经营员。从经营员一路干到分公司司理,在门市部上班的韶光是她最难忘的阅历。虽已82岁高龄,她还会时不时到超市帮助、检查作业。

  蓝大褂、白帽子,见到顾客要道一声“同志您好”……遥想起自己年轻时的作业场景,张青华娓娓道来,“在方案经济的时代,许多东西要凭票购买。那时候没有塑料袋,学惯用牛皮纸打包点心、用纸绳子捆扎瓶装白酒,是成为门市部经营员后的榜首门功课。”

  红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返聘职工牛慧君细数超市一路走来的变迁:2000年,公营的乌鲁木齐市蔬菜副食品总公司第二分公司改制为民营红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14个门市部里,只保留了十三门市部改制为红桥平价商场。鞋帽服饰、鱼肉蛋奶、蔬菜水果、五金用品、烟花爆竹、鲜花礼物、针头线余平方米的商场面积见证了几万件产品品种流转的光辉。2003年,商场从旧址搬至向西40米开外的门店,更名为红桥平价超市。

  经营面积缩小,为节省空间,前期的玻璃货台完全退居二线,但货品品种丰厚度以及坚持出售老牌产品的特色一向没变,许多顾客在这里购物都有一种“寻宝”的感觉。

  “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老顾客冯玉梅从琳琅满目的产品中一眼就看见了皮筋和沙包,儿时跳皮筋的童谣闪过脑际,“咱们小时候跳皮筋有各式各样的童谣,买一个回去给我孙女,让她了解一下咱们幼年的高兴。”

  60岁的张桂娟是原门市部退休返聘的老职工,现在担任超市的调料区,时而转移货品,时而为顾客称重。直到10年前,她还一向运用着手艺台秤和提秤。身上那件深蓝色涤卡大褂,是1979年在门市部上班时的工装,穿到现在。

  “一日千里的发展中,还有适当一部分中老年客户集体不熟悉网购,喜爱面对面谈天这种有温度的购物方法。有的老街坊说,就算不买东西,进来逛逛都能感到安心。”红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司理乔新说,不断引入新品的一起,超市坚持不抛弃老牌产品的供销,四处寻觅货源,尽量让品种完全,“咱们方案再开两家怀旧风格商超,将超市做成留住怀旧韶光的百年老店,便利更多人买到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