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庙会:信仰与世俗的完美结合
在很多上点年纪的人的心中,赶庙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承载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年轻人,特别是城市里的年轻人,参与或经历过庙会的则可能比较少。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远长久的农业大国,过去人们大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全家人都在土地上忙忙碌碌,难有休闲和娱乐的时间。所以,在老百姓的眼中,庙会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时机。
庙会作为中国民族风俗的载体,体现了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化,凝聚了某个地区人们的思想感情、道德风尚和审美趣味,因此,庙会在文化因素、商业因素、宗教因素等方面都可以让我们好好探究一番。
庙会历史悠远长久,确切的源起,并没有清楚的记载,一般认为,庙会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或自然神,在祭祀过程中人们集体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进献贡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有可能可以看做是民间庙会的雏形。
那庙会到底如何定义呢?实际上,从“庙”和“会”两个字的字面意思能看出庙会的大概含义。
“庙”,人们会联想到现在所说的道观寺庙。其实最初的“庙”是指供奉神灵尤其是祖先神灵的建筑。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庙”在汉语中主要指佛教寺庙以及后来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道观等宗教性质的场所。“会”早期的意思是天子与诸侯,或者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会见,后来指为了参加佛教、道教的宗教仪式而举办的集会。
所以看字面上的意思,“庙会”最初是指在宗庙附近的聚会,或为了祭祀神灵,或为了参加在某个特殊日子举办的宗教活动。但后来又加入了娱乐和购物等方面的内容。
而《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
可以看出,庙会很早以前已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盛宴,是我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既古老又新鲜、既宗教又世俗的社会文化现象,充分反映了人们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世代延续,传承发展,经久不衰。
庙会依附于特定宗教场所的宗教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由于中国民间信仰的多样化,中国的庙会也是种类繁多。
比如,大禹治水有功,人们就修建了禹王庙;包公为民请命,人们就修建了包公祠;岳飞精忠报国,人们为了替他伸冤,就把陷害他的秦侩放在庙里,千年长跪;农民有了土地,就在地头建起土地公公庙感谢他;渔民出海打鱼为了避风避浪,就去拜妈祖庙等等。围绕着这些不同的祠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庙会。
庙会又是集宗教祭祀、娱乐游艺和商贸交易于一体的群众活动,按道理说,只有完全具备了这些功能才能称之为庙会。但是由于时代、地域不同,风土人情各异,各地庙会的形式和种类并不一致。
从文化类型来看,庙会基本上可分为世俗型和宗教型两大类。世俗神庙庙会包括土地庙会、山神庙会、水神庙会等自然崇拜类庙会;人祖庙(伏羲庙、女娲庙、盘古庙)庙会、黄帝庙庙会、禹王庙庙会等神话中的祖先神庙庙会;孔庙、鲁班庙、关帝庙、岳飞庙等祖师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庙会。
宗教信仰意义的庙会主要有两种,一是道教神庙会,一是佛教神庙会。两者都不同程度地在世俗神庙庙会的基础上发展。这种宗教信仰意义的庙会在某一些程度上使世俗神庙庙会的文化意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道教神庙会中,神祇大都是在土生土长的基础上被道教文化所吸收运用,其本土色彩异常浓郁。道教在宣扬自己的信仰时,积极主动地吸收了世俗神的信仰,在此基础之上借助神话,采用古老的王权政治的造神传统而到处封神加冕,以“玉帝”“神仙”“老君”“后”“祖”为名的神庙一时在民间星罗棋布。
佛教神庙会中,最为突出的文化特征则是佛教文化的中国化。比如,佛祖,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中国的祖先崇拜;观音菩萨,更多地吸收了中国的女神崇拜、生殖崇拜,特别是子嗣意义上的信仰崇拜;而韦陀、关羽的护法意义更是对中国世俗文化的吸收和改造。佛教寺庙的神像衍生的诸多故事,都合理地运用中国传统的风物传说、人物传说,而表现独特的信仰意义。
而从庙会的性质上划分,有以娱乐活动为主和以商业活动为主的两类。娱乐活动为主的庙会主要是借庙会游春,此种庙会以游乐为主,宗教与商业活动是次要的,参加游乐的人又以妇女为主。比如,旧历正月十九日白云观的庙会,又称为“宴九节”或“燕九节”,仕女赴白云观游宴,便有此风;又如,三月初三之蟠桃宫,仕女多在东便门内柳荫下走马射箭,谓之“踏青”;还有,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是传说中的天后诞辰,届时天后宫会举行盛大的庙会,人们就组织各种民间文艺花会前去表演。传说,清朝康熙皇帝曾亲临天津欣赏天后宫花会,并钦赐了会旗,所以,后来天后宫花会改称为“皇会”。
而以商业活动为主的庙会,在庙宇中设立定期市集,交易百物,故又称为“庙市”。这类庙会的主要内涵是“市”,决定因素也是“市”。这些庙会为开市而开市,开庙即开市,开庙日期根据贸易需求而定,不与宗教节日挂钩,庙会期间,商人祀神以求利市,信徒进庙烧香叩头,皆是小规模的,附属于市的。如旧时上海的龙华庙会,是在农历三月游龙华寺、赏桃花的节日盛会,早在明末清初,民间就有“三月三,上龙华”的说法,游人香客纷至沓来,庙会多售农副产品,如竹木藤器、香烛、瓜果菜蔬和净素风味小吃等。
从庙会举行的时间来划分,又可分为定期庙会和临时性庙会两种。定期庙会时间上相对固定,庙会文化活动一般都安排在宗教节日或民俗节日期间进行,如在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时。有些大都市,由于人口众多、经济繁荣,除了节日有庙会外,还会逢某某日便开庙会,如清代的北京,有的寺庙逢单、双日开市(即庙会),有的逢三开市。而有些庙会不需要定期开展,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临时补充,就是临时性的庙会。
庙会和一般集市不同,更多体现出一种心理上的情结,所以,庙会是有目的性的,有一定宗旨的,人们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和活动模式,把各种大家崇拜的神或者信仰的形象和群众的精神寄托糅合在一起。这种糅合是人们自发的、自愿的,参与者没什么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不管啥地方有庙会,富人穷人都能自由地参加。
平时我们正常的生活比较枯燥,庙会中丰富多彩的活动正好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在庙会的迎神活动和庙会娱乐活动中演戏往往必不可少,旧时乡间有“高搭戏台过庙会”之说,经济实力丰沛雄厚的庙会更会邀请当地最有名的戏班和最有名的角儿。每逢庙会开庙搭台唱大戏的时候,许多人都会从四面八方涌到这里,而来参加庙会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民间就俗称“赶会”或“赶庙会”。在这里,你信神也好,不信神也罢,均行自便。所以,来到庙会的人并不全是为了敬神,更多地为了放松身心和感受热闹的氛围,大家来的目的是为了看热闹、找乐子。
不仅老百姓喜欢来赶庙会,一般大型庙会也是各色人等汇聚之处,算命看相、江湖郎中、唱戏的、耍杂技的、僧人道士等各类人物,其中商人小贩和江湖艺人最为活跃,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庙会中的商人以小商小贩为主,这些人中,有磨剪刀的、焊桶补壶的、钉碗补盘的、收破烂的。很多货郎肩挑百货,摇着货郎鼓贩卖针线脂粉之类。游方郎中也是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们或摆药于市,一块白布上写满能治之病,或者游街串巷行医。
小商小贩,坐贾行商是庙会集市的中心人物。他们平时奔走于城乡之间流通物品、传递信息,商人的流动性与开放性特征给农村里的生活注入了活力,也带动了文化风俗的传播与变化。但同样是卖东西,在庙会上卖与平日里的交易多少有些不同。庙会上人很多,可是要把人吸引过来买东西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很多卖主是想尽办法变着法儿的吆喝叫卖。
尤其是那种在各个庙会中打“游击”的小商贩,往往先表演一段颇为精彩的节目,吸引观众围拢而来,然后把他们转化成自己的顾客。于是,庙会上常常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常,成为庙会生意的一大特色。
赶庙会的人群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江湖艺人,他们表演杂技、武术及民间戏法,有的艺人迫于生计,往往是兼习数业,还可以为人看病、算命卜卦。有的武术艺人也兼为票号商人做保镖,并收徒传艺。庙会中的江湖艺人平时在外演出,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时间表,把方圆百里的庙会时间记录下来,然后按照时序奔走于各个庙会场所。
在《北平庙会调查报告》中记载,1937年的北京土地庙会、护国寺庙会上的杂耍场所竟有20个之多,海王村及隆福寺庙会也有五个杂耍场。杂耍场一般搭建简单,好一点的用布幔围上四周,仅留一处,里面摆上桌子条凳;差一点的就只在空地上摆上桌子,艺人站在桌前表演,观众三面观看;最次的,在地上画个圈便可算作场子了。
在庙会上,这些民间艺人也会因身手不凡而大出风头,甚至声名鹊起,身价百倍。清末,活跃于庙会的非常有名的曲艺艺人有说相声的仓儿、王麻子,唱太平歌词的大个儿王等。民国初年至20世纪30年代的艺人有说相声的华子元、小张麻子、陈大头、罗荣寿等。山东岱庙庙会在其繁盛时,曾吸引许多说唱艺人赶会。在快书上很出名的于小辫(于传斌),就常在岱庙附近的茶馆表演,并因此而在当时红极一时。
各类神庙遍布全国,在神灵诞生、春祈秋报、还神送神的节日之时,求子的、祈寿的、求神消灾免病的、还愿的各色人等,都汇集于寺庙。除了求神拜佛、烧香叩头之外,还有许多看热闹的、游玩的和其他目的的人汇集而来。人们的汇集为饮食服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敬神拜佛又为香纸买卖创造了市场,而附近的居民便借机出售自己的农副产品,远近的商贾也携货而来进行交易。
因此,庙会的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起来,在当时社会及人民生活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到现在,庙会更是我们体会民间传统文化、品尝当地小吃、感受不同风俗习惯的好去处。
所以,我们大家都希望庙会这种传统的集会方式,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