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荣宝斋》精彩看点大猜想

发表时间: 2024-09-22 来源:BOB体育app入口

  据中国电视报报道,4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荣宝斋》在北京举办了开机仪式。今年正值荣宝斋创设350周年,总台在此时间节点选取这一文化载体作为切入点,将全方面展现荣宝斋350年来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从品牌文化、非遗技艺、艺术收藏、文化交流、创新发展等多角度对其加以解读,从荣宝斋的发展折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之路。

  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 1672 年),后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 1894 年)更名。自经营文房四宝起家,荣宝斋历经光阴打磨,已成长为一家集文房用品、书画经营、装裱修复、展览展示、出版印刷、教育培训等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化企业,堪称中国艺术界的一艘文化巨轮。其经行的道路,不仅是一家中华老字号店铺的发展历史,也浓缩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的探索与开拓、传承与创新。

  记者从纪录片《荣宝斋》主创团队处了解到,该片将通过故事化的电视表达,呈现这家中华老字号如何恪守信念、勇担重任,经由代代坚守、薪火相传,使得这块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艺苑成为了世界艺术领域不可多得的精神宝库,进而透过荣宝斋这一中国文化与艺术发展的重要缩影,展现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蓬勃生命力。

  不知道您是否也非常好奇,这部纪录片将从荣宝斋这座文化富矿中挖掘出哪些精彩?我们不妨大胆来猜想一下。

  荣宝斋历来有“民间故宫”之美誉,收藏了大量的艺术真品、艺术精品。“荣宝斋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商业和学术的结合,积累越厚,其体现的学术价值也就越高。”荣宝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赵东说。

  新中国成立后,荣宝斋曾花大力气收购到不少流落民间的传世真品。“包括从故宫里流散出去的一些文物,像米芾的《苕溪诗》,我们收购过来以后就捐赠给了故宫。”与经济收益相比,荣宝斋更看重文化价值。赵东说,这种文化自觉,也正是荣宝斋作为文化央企有别于一般商业企业的地方。

  要说纪录片里一定少不了什么,那肯定是少不了这些艺术珍品。“我们有很多国宝级的藏品,比如田黄王、和硕怡亲王田黄石对章、《唐人写经》等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书画珍品,以及大量明清时期与近现代名家佳作,比如张大千先生的《华山云海图卷》等等。”

  “田黄王”可谓荣宝斋“镇店重宝”。田黄石章由于世间稀少而价格高昂。1986年秋,荣宝斋石材专家袁良得到消息,寿山乡的几个农民挖出一块特大的田黄石,珍贵无比。经过几日谈判,荣宝斋以13.5万元的价格买下这块4275克的大田黄石,其晶莹灿烂,温润如玉,爱石者称为“田黄王”。“田黄王”确实担得起这名号,因为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田黄石材之一。据说,二三十年前就有海外人士欲出价百万购买,被荣宝斋婉言谢绝。这块田黄王早已是荣宝斋的“镇店重宝”,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要说纪录片里八成会有田黄王的身影,相信不会有人反对吧!

  当然,荣宝斋最重要的“镇店之宝”,还得数“诚信为本,荣名为宝”的百年古训,“藏必精品,出必真品”,这是荣宝斋的立身之本,也已成为一种传承有序的企业精神,成为印刻在每一个荣宝斋人血脉里的“家风”。在纪录片里,我们或许也将得以一窥“金字招牌”如何炼成。

  近年来,许多有创意、有特色的文创产品颇受年轻人青睐。但用赵东的话说,荣宝斋做文创产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木版水印,就是荣宝斋最经典的文创产品。

  木版水印,荣宝斋最得意的两项非遗项目之一,是在继承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基础上独创的彩色书画复制技艺,已有100多年历史。其作品逼肖原作,精确无误,几可乱线年,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896年,荣宝斋设立“帖套作”,开始自刻、自印笺纸,不久名声鹊起。所印笺纸因风格新、品位高,被鲁迅先生誉为“诸笺肆之白眉”。这就为后来的木版水印事业打下了基础。

  上世纪30年代,郑振铎先生委托荣宝斋刻印《十竹斋笺谱》。1952年,《十竹斋笺谱》成为荣宝斋新生后第一个木版水印出版物,郑振铎不仅为重新刻印的《十竹斋笺谱》写了序,还提供了1934年刻印时的缺页,使重印的《十竹斋笺谱》“终成完帙”。后来,郑振铎先生又建议荣宝斋编辑印制出版了《敦煌壁画选》。

  鲁迅、郑振铎委托荣宝斋木版水印的《北平笺谱》也是技艺精湛的代表。老一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张大千等都曾授权荣宝斋复制自己作品,留下许多佳线年代,有一次荣宝斋的经理把白石老人请到店中,在他面前挂出两幅《墨虾》,告诉他其中只有一幅是他的真迹。老人端详了许久,最终摇着头说:“这个……我真看不出来。”

  徐悲鸿先生曾多次把包括《奔马图》在内的作品交荣宝斋复制。有一次,他指导技师帮他修改一条画长了的马后腿。他说:“中国画是一笔下去就见效果的,发生一些笔误在所难免,往往整幅画看上去还好,可是有一笔发生笔误,去也去不掉,很影响情绪和效果。丢弃了吧,又可惜,很矛盾。荣宝斋修改得天衣无缝,真是好手艺!”

  时至今日,徐悲鸿的马,仍然是荣宝斋木版水印的当家品种。通过木版水印的方式,也令普通民众能够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名家作品,在艺术殿堂与民众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想来,木版水印这看家的本事,无论如何也该出现在纪录片《荣宝斋》里面吧!

  既然提到了木版水印,那就不能不提荣宝斋的另一门看家本事——装裱修复。要知道,装裱修复中心是荣宝斋最主要部门之一,装裱修复技艺在行业内久负盛名。而这门技艺的传承使荣宝斋更有代表性。2008年,荣宝斋装裱修复技艺正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说,1956年荣宝斋装裱车间成立时,装裱技术工人队伍中云集了整个北京琉璃厂地区各装裱店铺的顶尖装裱高手。于是荣宝斋有了堪称书画装裱修复界地表最强阵容。

  您可千万别以为装裱修复就是简单地把书画作品裱起来,这里面门道多着呢!荣宝斋的装裱是北派装裱——京裱最集中的体现,秉承了传统技艺,不仅制作精良,用料选材也极为考究,宣纸、锦、绫、绢等用料都是优选厂家,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采用传统制作,益于日后揭裱重装,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特点。

  、人民大会堂、、政协礼堂、钓鱼台国宾馆、京西宾馆等诸多重要单位,都有荣宝斋装裱的作品,包括《江山如此多娇》《万里江山图》《金色长城》等多幅名家巨作的装裱工作,也都是出自荣宝斋的装裱师傅之手。

  到底荣宝斋的装裱修复技艺与另外的地方的装裱修复有何不同?这门手艺最大的技术难点在哪儿?装裱匠人们又有什么过人之处?书画行家们又是怎么样看待荣宝斋的装裱修复的?说到这儿,您是否也觉得纪录片《荣宝斋》里面应该会有这一些内容了?

  除了“民间故宫”,荣宝斋还享有“书画家之家”的美誉。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李苦禅等名家都与荣宝斋结下翰墨情缘。“尤其是近现代,我们荣宝斋和书画家之间,可以用‘鱼水之情,彼此成就’这8个字来形容。”赵东表示,荣宝斋不仅是一个商业平台,更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平台,各界各派的艺术家会聚于此,以文会友,彼此交流,彼此促进。

  赵东说,20世纪50年代,书画市场并不景气,即便售价低廉,亦是乏人问津,荣宝斋是第一个给画家开稿费的单位,佳作更是稿费从优。那时候,画家生活非常清苦。齐白石先生每天都要到荣宝斋看看这边有没有“笔单”。当时,荣宝斋会帮助画家们接洽“笔单”,能够理解为买家对某一位画家的订货单,买家会提相应的要求请指定画家创作。对画家们而言,有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收入,无疑就有了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的物质保障,画家们的艺术成长也就有了根基。不少名家就是通过在荣宝斋“挂笔单”、展销书画,慢慢崭露头角,有了名气。

  赵东坦言,荣宝斋和画家们这样彼此成就的关系就像鱼水之情,谁也离不开谁。直到今天,画家们到荣宝斋还是像回家一样。“去年年底,97岁的黄永玉先生来荣宝斋,整个荣宝斋就像过年一样,年长的、年幼的,前呼后拥。前些天韩美林先生还跟我说,听黄先生说,你们新开的咖啡馆里咖啡很好喝,哪天我也要去你们那里喝喝咖啡。”

  不过,鉴于与荣宝斋渊源颇深的书画大家实在是太多了,最终纪录片里将讲述哪些书画大家的故事,唯有期待了。

  步入新时代,面对机遇和挑战,百年老字号与时代协行,迈出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新步伐。在夯实民间传统文化根基,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荣宝斋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努力推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胆突破,尝试传统与潮流的碰撞融合,网红咖啡馆、品种众多的文创潮玩、沉浸式艺术展,以及和许多品牌展开的联名活动、跨界合作……收获了无数年轻人的点赞。

  “荣宝斋的每一件藏品,就是一个大IP,我们将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先进的技术为之赋能,使之裂变出更多可能。”赵东说。

  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业态,通过“文创荣宝”“数字荣宝”“网络荣宝”“教育荣宝”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老字号焕发生机和活力,也在无形中加快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据赵东介绍,步入5月,贯穿全年的荣宝斋350周年纪念活动渐次升温,并将在6月达到高潮。“我们计划推出一个综合性大展,包括文献展、馆藏展、非遗体验展、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以及数字艺术展,分别对应的主题是:荣重书林、宝增艺圃、斋藏绝技、文会知音和脉动新声,这里边有一个‘藏头’的设计,每句的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荣宝斋文脉’,同时还将有一系列高端论坛与大家见面。”赵东说,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欢迎艺术爱好者们关注并参与到活动中来。

  荣宝斋350周年纪念活动丰富多彩令人期待,当然,更加值得期待的还有总台即将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荣宝斋》。赵东说,希望观众能够通过这部作品,看到一个更加丰富、真实的荣宝斋。“说起荣宝斋,很多人的第一感觉:这是一个百年老店,卖字画的,很厉害。但我们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通过总台纪录片,了解到荣宝斋的文化积累和文脉传承,擦亮我们民族文化的品牌。”

  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荣宝斋作为文化央企,在传承和弘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坚守是一贯的。赵东说:“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这是我们的使命。通过传承与创新,构建起人民与艺术之间的桥梁,为社会提供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为繁荣中国文化艺术事业贡献力量,这是我们的愿景。”

  这两年,总台陆续推出不少文化艺术精品佳作,如《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里的中国》等等,赵东也是忠实观众。“非常精彩。我觉得这些作品在总台平台推出,春风化雨,直抵心灵,对做好美育教育,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对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都起到巨大的作用,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以文铸魂,以美培元,从美的视角看中国,讲述美的中国故事,用美的体验抚慰心灵,让美的感受激发起中华儿女满满的爱国情怀,以美的文化唤起拼搏奋斗的精气神和动力,展现“中国美”的文化渊源,用“中国美”对话世界——正是这种共同的追求,让总台和荣宝斋走到了一起,“总台+荣宝斋”的“梦幻联动”,也令这部纪录片《荣宝斋》看点拉满。

  据中国电视报报道,4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荣宝斋》在北京举办了开机仪式。”这两年,总台陆续推出不少文化艺术精品佳作,如《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里的中国》等等,赵东也是忠实观众。